來吧,加入我們,不要只是一個人!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xmt 于 2016-2-26 19:15 編輯
11月26日,全國首宗跨流域水量交易在鄭州誕生。 當天,平頂山市與新密市在省水利廳簽訂了水量交易意向書。平頂山市每年調劑出最高不超過2200萬立方米的水量轉讓于新密市,最長使用期限20年。每3年由雙方水利部門簽訂一次具體的水量交易協議,首次轉讓水量每立方米為0.87元(包含綜合水價和交易收益)。 這是我省水權交易試點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標志著河南進入利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的新時期。 面對水資源日益短缺的嚴峻形勢,2014年水利部啟動了水權試點工作,力求在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水權交易流轉等方面取得突破,通過市場機制促進水資源合理調配。 我省是全國7個水權試點建設省區之一,重點在南水北調受水區內開展水量交易探索。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連通了四大流域,且年均可為我省增加37.7億立方米的丹江水,具備跨流域調水的有利條件。 “水資源已成為新密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瓶頸,去年城區三分之一的居民曾遭遇斷水危機。”新密市水利局局長徐紹敏說。新密市屬于淮河和黃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80立方米(全省平均水平為400立方米左右),全市沒有外來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5米左右。 平頂山市地處淮河流域,境內共有大中型水庫170多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每年可供平頂山2.5億立方米丹江水。通過水資源優化配置、大力節水,近期內平頂山有部分水量可以轉讓。平頂山市副市長馮曉仙說,交易水量只占全市水資源量的1%,加之還啟動了四庫聯動等水資源調配工程,平頂山市的供水不用擔憂。此外,根據意向書,若遭遇嚴重干旱天氣,當年水量交易將自動停止。 汩汩碧水從平頂山奔赴新密,走的是這樣一條線路:通過南水北調干渠和配套工程輸送到鄭州市尖崗水庫,再通過引水入密工程抵達新密市城區。 目前,引水入密工程正在加緊建設,春節前后將達到試通水條件。新密市獲得交易水量后,將能滿足40萬人口的供水之需,目前新密城區人口約25萬。 “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省水利廳廳長李柳身說,探索水權交易將有利于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促進不同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也將為建立健全國家水權制度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