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吧,加入我們,不要只是一個人!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一、選地整地
選擇土壤無污染、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肥力中等、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塊,以小麥、馬鈴薯、糜谷為前茬,嚴禁重茬,輪作3茬以上。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滅茬,耕深25厘米以下,立冬前耙耱收墑。覆膜前淺耕,耕深15-20厘米,耕后耙細,以防跑墑。
1.png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01 MB, 下載次數(shù): 43)2020-6-10 00:29 上傳
二、施肥
畝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2000~3500千克、尿素每畝10~15千克、過磷酸鈣每畝30~50千克、硫酸鉀每畝15~20千克,結合早春淺耕一次性施入。
三、起壟、覆膜
我區(qū)起壟覆膜全部采用機械操作,雙壟溝播按向日葵種植走向開溝起壟,大壟寬70厘米、高10厘米,小壟寬40厘米、高15厘米,每幅壟對應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兩個壟面,選用寬120厘米的地膜覆蓋;起壟、覆膜要求壟和壟溝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膜邊要壓實,并每隔3~4米橫壓土腰帶,防止大風揭膜。覆膜后嚴禁牲畜入地踐踏,防止大風揭膜,一旦發(fā)現(xiàn)破損,及時用細土蓋嚴。覆膜后7天,當?shù)啬づc地面貼緊時,在壟溝內每隔50厘米打直徑3毫米的滲水孔以便降水入滲。
四、選用良種
選擇產量高、品質佳、商品性好、抗葉斑病、耐菌核病、空癟率低、發(fā)芽率高的品種,例如LD5009等。
五、適期播種
4月中、下旬當10厘米土層溫度連續(xù)5天達到8℃~10℃時即可播種。用點播器按株距30~40厘米在壟溝側破膜穴播,每穴2~3粒,播深3~5厘米,播后立即用土壓實播種孔,使種子與土壤貼緊。播量每畝1千克,畝保苗3000~4000株。
11.png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923.02 KB, 下載次數(shù): 46)2020-6-10 00:30 上傳
六、田間管理
播后如遇降水要及時破除播種孔板結,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及時查苗并破膜放出示出土苗,發(fā)現(xiàn)缺苗要及時催芽補種;一對真葉時間苗,二對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用土封嚴穴孔;現(xiàn)蕾至開花期追施尿素每畝10千克,盛花期葉面噴施0.3-0.5%克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及時打掉側枝、老葉、黃葉、病葉;向日葵開花授粉期,于上午9:00~11:00時人工輔助授粉2~3次。
七、病蟲害防治
食用向日葵的主要病害銹病、菌核病、褐斑病、黃萎病,主要害蟲有螻蛄、蠐螬 金針蟲、蚜蟲。
(一)農業(yè)防治
一是輪作倒茬,與禾本科作物或馬鈴薯進行3~5年輪作,二是深耕深翻,掩埋菌核,減小菌源基數(shù);三是適當早播,調節(jié)開花時間,避過發(fā)病時期;四是選用抗病品種;五是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六是拔除病株,清除病殘體,減少病株與健壯株之間的傳染機會。
(二)化學防治
銹病可在播前用50%百克可濕性粉劑與種子1:100的質量比例拌種,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0.2千克(或50%百克可濕性粉劑每畝0.2千克)拌適量沙土制成毒土處理土壤預防。發(fā)病時用20%三唑酮粉劑或乳劑500倍-600倍液頁面噴霧防治,連噴2~3次,間隔7天噴一次。菌核病在播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4小時處理種子,或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每畝1千克拌適量沙土制成毒土處理土壤。發(fā)病初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逐株灌根防治,每穴灌藥液100~150克,每隔7~10天灌根一次,連防2~3次,或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1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6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25天1次,連噴2~3次。褐斑病在發(fā)病初期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或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700倍液噴霧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選用40%辛硫磷乳油每畝0.5千克,加細土30千克制成毒土在整地起壟時進行土壤處理;蚜蟲選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2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20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雜草嚴重的地塊,整地起壟后用每畝用50%乙草胺乳油0.15~0.2千克兌水40~50千克全地面噴霧,然后覆膜。列當可結合中耕及時清除。
八、適時采收,及時清除殘膜
當向日葵舌狀花干枯脫落,籽粒飽滿變硬、葵盤變黃、植株大部分葉片發(fā)黃衰老時割盤采收。采收后及時清除殘膜,防治土壤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