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通
標題: 工信部無管局四次指導協助無線電愛好者登上南海黃巖島 [打印本頁]
作者: xmt 時間: 2016-7-19 09:28
標題: 工信部無管局四次指導協助無線電愛好者登上南海黃巖島
本帖最后由 xmt 于 2016-7-19 09:35 編輯
“保家衛國農業部,開疆拓土漁政船”,觀察者網的讀者們對這句話一定非常熟悉,農業系統在南海表現十分出色(大霧)。筆者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另一個捍衛我國主權的政府部門——工信部無管局。工信部無管局及其前身(國家無委)四次指導與協助我國無線電愛好者登上黃巖島,此事成為我國對黃巖島擁有主權的又一力證。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于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工信部無管局擔負有“無線電臺(站)、頻率的統一管理”和電臺呼號的“編制與分配”的責任。
什么是“電臺呼號”呢?簡單說,就是識別電臺的一個標識。舉個例子:大陸的中國國航英文名叫“Air China”,臺灣的中華航空英文名叫“China Airlines”,這么像的名字在空管通信中就要用航空公司呼號來辨別:國航呼號“Air China”,華航呼號則是“Dynasty”,這樣就不會搞錯了。
而在通信領域,呼號除了表明身份外,還具有國籍識別的功能,一般通過呼號的前兩個字母或者第一個字母就可以識別出電臺所屬的國籍。按照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定,所有B開頭的呼號都屬于中國,包括臺灣(臺灣地區使用BM/BN/BO/BQ/BV/BX,其余歸大陸管理)。(注:香港特區回歸后繼續使用港英時期呼號字頭VR2,澳門特區回歸后繼續使用澳葡時期呼號字頭XX9。)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只要一個無線電臺的呼號是以字母B開頭,那么這個電臺就是中國的電臺,而這個電臺的設置地點,毫無疑問就是中國國土及其延伸(中國籍飛機、船舶、衛星等)。比如我的個人業余無線電臺呼號是BG2CAC,第一個字母B就代表著我是中國人。
說到業余無線電,這里引用工信部網站的說法,“業余無線電是一項在全世界非常普遍的業余愛好,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學習、鉆研無線電通信技術和電波傳播規律,通過操作業余無線電臺,發射業余無線電波,互相切磋技藝、溝通聯系。”像其他類別電臺一樣,每個業余無線電臺都有著自己世界唯一的呼號用以表明身份。工信部也出臺了相關規定以管理業余無線電臺呼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業余無線電臺管理辦法》附錄3:業余無線電臺呼號說明
注意到第5條 “BS7H為黃巖島業余無線電臺呼號”了嗎?BS7H這個呼號中,B代表中國,S是工信部為南海諸島指配的呼號字頭,7代表中國無線電分區第7區(湖南、廣東、廣西、海南),H是黃巖島專用后綴。這個呼號代表所有中國通信人對黃巖島主權的絕對認同。
雖然這個條款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背后的故事卻很長。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要求,所有業余電臺都應當取得所在國家無線電主管部門的批準,并使用規定的呼號字頭。因此,黃巖島上開展的每次業余無線電遠征發射活動均由我國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批準設臺、核發電臺執照,指配BS7H業余電臺呼號。我國無線電愛好者在無線電管理部門的支持下,于1994年6月下旬、1995年4月中旬、1997年4月底到5月初和2007年4月底至5月初先后四次登上黃巖島架設電臺與世界范圍內的無線電愛好者通聯,宣示與保護我國在此的主權。
作者: xmt 時間: 2016-7-19 09:37
今天我就要給大家講講這幾次登島的故事。
黃巖島衛星圖及四次遠征中設臺位置(礁石)示意圖,圖片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注:無論是工信部的資料還是我所掌握的信息,都沒有提到過1996年遠征,筆者個人認為1號礁石上標注的“1996”應為“1997”)
最早提出去黃巖島架設電臺進行遠征活動的是一位熱衷DX(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的德國無線電愛好者迪特。他希望將黃巖島列入DXCC分區表(國際業余無線電界最權威的計算DX通信成績的依據)。DXCC分區可以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治實體或者自治當局,也可以是一個距離本國領土225海里以上的島嶼。(注:根據工信部的信息,目前我國有六個DXCC分區,分別是大陸地區-BY、香港特區-VR、澳門特區-XX9、臺灣地區-BV、黃巖島-BS7、東沙島-BV9P,另據外國資料歷史上被列為DXCC分區的“滿洲”-C9和西藏-AC4分別在1963年和1974年被撤銷。)
迪特一開始擔心黃巖島屬于菲律賓——如果屬于菲律賓,那么該島就無法成為一個新的DXCC分區——因而向菲駐德使館致函咨詢。菲大使比安弗吉尼于1990年2月5日復函明確表示,“據菲國家地圖和資源信息部,黃巖島不在菲領土主權范圍以內”。
迪特隨即向中國申請登島,但根據中國法律,外國人不得在中國獨立設置使用業余電臺,必須要有中國操作員指導才可以使用。經過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RSA,國家體育總局管理的民間社團,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無線電愛好者)的申請、協調與組織,1994年,一支由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無線電愛好者組成的聯合遠征隊首次以“BS7H”這一呼號在黃巖島上發出呼叫。
作者: xmt 時間: 2016-7-19 09:38
可能有讀者要問了,既然是多國人員組成的聯合遠征隊,怎么證明島是中國的?就像我在前文中說的那樣,這個呼號是B開頭的,代表在中國領土上,外國人用這個呼號呼叫就證明他認可中國政府在此的管轄權。
(, 下載次數: 6)
1994年黃巖島遠征宣傳品,圖片由BA4ST提供
第一次登島時條件雖然艱苦,但沒有什么危險,因為此時菲律賓還未聲明對黃巖島擁有所謂的“主權”。但是由于隊員們對規則的不了解,將操作平臺架設于水上,導致美國業余無線電轉播聯盟(ARRL)不承認這是一次位于中國“領土”上的遠征,拒絕中國將BS7列為一個新的DXCC分區的申請。
為此,CRSA于1995年再次組織遠征隊前往黃巖島。鑒于上次的教訓,這次隊員們將每個平臺都搭建在礁石上。但這次遠征返航后兩天,ARRL的新規定“DXCC分區最小面積規則”開始生效了,由于黃巖島露出水面的面積不滿足此規則,因此ARRL再次駁回申請。
時任CRSA秘書長的BA1HAM陳平老師親赴美國與其據理力爭,“我們操作和申請在先,而‘最小面積規則’通過在后,所以這個規定不能適用于黃巖島。中國的業余無線電活動恢復得晚,據說崇尚平等的美國人對中國人的這種做法,怎么能讓人覺得平等?”最終ARRL在1996年1月承認BS7是一個新的DXCC分區,間接承認中國政府對黃巖島的主權。
(, 下載次數: 4)
1994年黃巖島遠征時在1號礁石上搭建的臨時操作平臺,可以明顯看到操作平臺實際上是固定在水上,圖片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下載次數: 4)
1994年,隊員在黃巖島3號礁石上用我國科考碑做天線底座架設BS7H電臺,圖片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下載次數: 5)
1994年黃巖島遠征QSL卡背面,圖片由BA1EO提供
(, 下載次數: 7)
1994年黃巖島遠征QSL卡正面,圖片由BA1EO提供
作者: xmt 時間: 2016-7-19 09:44
但伴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生效,菲律賓等國宣稱我國領海是其所謂的“專屬經濟區”。在此背景下,1997年CRSA組織第三批黃巖島遠征隊,此次遠征同樣是聯合遠征隊,隊員中有6名中國愛好者、2名日本愛好者和3名美國愛好者,同行的還有國家海洋局的官員和中央電視臺的記者。由于菲律賓等國可能對此次遠征的安全產生威脅,國家海洋局派出海監72號(現中國海警3172船)和海監74號(現中國海警3174船)護送遠征隊前往黃巖島。
4月28日,兩艘海監船從廣州出發,歷經三十多個小時的航程于30日早晨到達黃巖島海域。菲律賓軍方全程監視本次遠征。海監72號剛剛到達黃巖島附近海域,一艘菲律賓炮艇就跟了上來。遠征隊員開始架設電臺時,菲律賓方面派出多架次的軍機向海監船和島礁俯沖,偵察和干擾遠征隊員的工作。次日,監視中方人員的菲律賓軍艦增加到5艘,而且有部分菲軍方人員乘橡皮艇向島礁靠近,試圖查明中方人員身份并嘗試登島。
BD4RX王龍老師——南京市第三高級中學英語教師,也是該校業余集體電臺BY4RRR的指導教師——當時正獨自在3號礁石上操作,幾名疑似菲海軍陸戰隊員和一位軍官駕駛快艇向3號礁石靠近,并關閉了發動機。軍官向BD4RX招手,指了指發動機,對BD4RX示意發動機壞了,想登上3號礁石。BD4RX對他說“島礁很小,你上來有危險”。海水很淺,軍官朝BD4RX走過來,一只腳順勢踩在礁石上,試圖登上來。BD4RX說,“你不可以上來。”
軍官接著詢問BD4RX的國籍,在得到“中國人”的答復后,軍官拿出一張紙寫了個“蔡”字,稱自己的爺爺奶奶是從中國來的,但他本人不會講中文。BD4RX跟這名軍官對話的同時非常緊張——桌上用來跟海監船聯系的手持電臺已經沒電了。
BD4RX事后回憶時表示,“菲律賓方面找了一位華裔軍官,應該是來打探情況的,顯然,菲律賓方面不知道我們在黃巖島上做什么。看到搭平臺用的腳手架之類的,他們害怕我們在黃巖島上搭建永久建筑。”想到這里,BD4RX不是那么緊張了。突然,菲律賓軍官注意到BD4RX桌上有幾瓶礦泉水,于是表示自己沒有水喝了想拿一瓶,BD4RX認為這是菲方搜集證據的舉動,于是非常小心地撕掉水瓶上的標簽給軍官遞過去。
菲律賓軍官問BD4RX在做什么,BD4RX說在做業余無線電探險。菲律賓軍官又問晚上繼續工作嗎?BD4RX說工作的。菲律賓軍官告訴BD4RX,餓了可以聯絡他,他讓人送吃的過來。次日,菲律賓軍方找了一個無線電專家過來看了一下,確定遠征隊員們是搞無線電聯絡,便沒有再多說什么。但菲律賓的軍艦一直在遠處監視遠征隊和海監船。
此次遠征受到全球各地無線電愛好者的關注,遠征期間共有40多個國家的14000多個電臺同BS7H進行通聯。這個數字遠少于比預期的25000個,主要原因是預計6天的遠征活動被壓縮成3天。根據美方在網上發布的消息,遠征計劃被壓縮的主要原因是菲律賓軍方和外交活動對遠征隊員的安全構成威脅。而在新華社旗下媒體的報道中則提到“提前的原因是因為突發情況不斷”。
由于黃巖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復雜的政治環境,1997年到2007年近十年的時間里都沒有無線電愛好者前往黃巖島。由于長時間沒有遠征隊前往,黃巖島的呼號字頭BS7成為世界上需求第二高的罕見呼號字頭(第一是朝鮮呼號字頭P5)。
作者: xmt 時間: 2016-7-19 09:45
本帖最后由 xmt 于 2016-7-19 09:47 編輯
2007年,CRSA組織了一支由中、美、新、德、意、芬等六國共16名隊員的聯合遠征隊。中國隊員有6名,其中一名隊員是來自臺灣CTARL(中華臺北業余無線電促進會)的愛好者。4月25日,遠征隊租用一艘100噸的漁船從香港出發,歷經76小時的航行抵達黃巖島。在沒有菲方干擾的情況下,此次遠征共完成45000余次通聯,遠高于前三次遠征,遠征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遠征的唯一一個意外事件就是有一位外方隊員身體突發不適,因此遠征隊原定返回香港后解散的計劃變更為繞道馬尼拉港,全體外方隊員從馬尼拉回國,而中方隊員再原船返回香港回國,原本3天的返程被增加到5天。
(, 下載次數: 7)
2007年黃巖島遠征QSL卡背面,圖片由BA1EO提供
(, 下載次數: 8)
2007年黃巖島遠征QSL卡正面,圖片由BA1EO提供
(, 下載次數: 8)
江蘇省媒體對2007年黃巖島遠征的報道,圖片來自哈羅CQ火腿社區(www.hellocq.net)
(, 下載次數: 4)
2007年黃巖島遠征時在4號礁石上設置的操作平臺,圖片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下載次數: 9)
2007年,來自我國南京和臺灣地區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在黃巖島島石R5上架設的電臺和天線,圖片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下載次數: 3)
2007年黃巖島遠征全體隊員在黃巖島合影,圖片由BA1HAM提供
(, 下載次數: 5)
2007年黃巖島遠征部分操作員返回北京
作者: xmt 時間: 2016-7-19 09:46
在工信部無管局網站上,該局明確表示:“無論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無線電主管部門對于無線電業余業務的目的、法律批準程序、通信范圍、操作規范都有明確的規定,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到偏遠島嶼去開展遠征活動時,都必須尊重和遵守該島所在國家的主權和相應法律,否則得不到國際承認。……這些活動本身從側面佐證了我國對黃巖島具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的事實,以及世界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對這個事實的普遍認可與支持。”
這四次遠征成為了我國對黃巖島海域擁有主權的有利證據。2007年至今又一個十年快過去了,筆者希望國家可以盡快批準我們無線電愛好者登島。——當然了,如果能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改造后的黃巖島上玩電臺那就再好不過了!
歡迎光臨 新密通 (http://m.9992x.com/) |
新密綜合生活服務門戶 |